首页 \ 作文写作 \ 英语作文 \ 小学英语作文

《江姐》优秀教案设计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

《江姐》优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思,深刻领会词句的意思。学会“推敲”词语的方法。

2.学会11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个词语。

3.能理解课文的思路,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4.能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进一步了解设问句的作用。

5.感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革命先烈的斗争业绩。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读课文第二、三段,理解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江姐高贵品质的表达方法。

难点: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和有关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那些值得我们敬仰、怀念、纪念和永远不忘的优秀人物、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

思考:江姐是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看出来?

(2)讨论上面的问题。(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3)简介江姐的情况。出示人物照片、全家照片。

(4)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多音字组词。

解(jiě jiè)强(qiáng qiǎng jiàng)

(2)注意下面的字的正确书写。

万籁俱寂匪首

(3)理解词语的意思。

令人心悸万籁俱寂懦夫

4.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课文反映了江姐怎样的崇高品质?这些品质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的?

(a.江姐奉命去农村工作,遭受丈夫被叛徒杀害的打击,她强忍悲痛,留在丈夫工作的地方工作。B.江姐经受了一夜的残酷折磨,坚贞不屈。)

(2)根据课文内容的改变,给课文分段。

5.布置作业。

(1)指导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第一、二、三大段,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

2.理解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江姐的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读准下面的字:倔强解送屏息

(2)解释下面的`词语:万籁俱寂令人心悸通夜未眠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录音,思考:江姐被捕前哪些表现特别感人?

(2)自由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全班交流。

要点:

a.江姐暂时与丈夫断绝通讯联系。

b.江姐奉命去奉节跟丈夫联系。

c.江姐得知丈夫牺牲。

d.江姐强忍悲痛,离开奉节。

e.江姐留在丈夫工作过的地方工作,因叛徒出卖在万县被捕。

(3)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划出体现江姐不顾个人安危,强忍悲痛的坚强意志。讨论交流,理解重点词句。

A.她抬起头,强压住内心的悲愤……踏着泥泞的路走了。

B.她没哭,嘴唇微微抖动,平静的吐出了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

(参考课后习题)

(4)小结:这两句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

3.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三段。

(1)自学课文,思考:这一夜江姐怎样经受残酷折磨的?

(2)理清课文内容后分层。(提审——受审——回牢房)

(3)“提审”与第三段哪句话连接?(“这天夜里带她出去,看来也不会例外。”)

(4)敌人带江姐去干什么?(出示女牢房、刑具的图片)

在敌人的毒刑拷打面前,江姐坚贞不屈,表现出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有感情地读课文。

(5)概括段意。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第4、5(1)、(2)题。

(2)读课文。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第四段,总结课文。

2.理清课文地层次,懂得插叙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四段。

(1)自学课文,思考:难友们从江姐的英雄行为中受到了怎样的鼓舞?江姐又是怎样对待同志们的关怀和慰问的?

(2)理解重点句。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用“钢铁铸成的”跟“竹子做的”做比较,为了说明什么?

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3小题。

2.总结课文。

(1)课文第一、三段主要记叙了什么?(江姐经受一夜折磨的经过。)

(2)第二段主要记叙了什么?能不能把这一段插叙去掉?(第二段的插叙给江姐的英雄事迹做了必要的补充和铺垫,把事情的起因交待清楚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江姐在刑讯室里坚贞不屈的那部分和难友们给江姐写的致敬信。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

《江姐》优秀教案设计 2

【教学课题】

人音版《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红梅赞》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看、唱、演歌剧《江姐》中三个经典选段,初步了解中国民族歌剧。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歌剧唱腔中咏叹调、对唱、宣叙调三种演唱形式及其风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国歌剧《江姐》的鉴赏与学习,增进学生对中国歌剧的了解与爱好,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歌剧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唱三个选段,感受三种演唱形式的。音乐魅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视频播放:《红梅赞》

思考:属于何种戏剧艺术?

2、歌剧

歌剧(opera)是以歌唱为主,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3、歌剧声乐演唱形式: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

4、剧情梗概

二、选段一赏析:咏叹调《红梅赞》

1、歌词特点

2、甩腔的运用——戏曲元素

甩腔是戏曲唱腔在一句唱词或一个词唱完之后,旋律仍继续进行的那一部分音乐。

《江姐》优秀教案设计 3

教材简析

《江姐》一文选自小说《红岩》,截取的是江姐临刑前的一个片段。课文通过描写江姐在临刑前做的几件事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面对死亡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读来动人心魄。本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教学时要紧扣这些词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由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江姐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朗诵诗词,导入新课,了解江姐

1师激情朗诵《红梅赞》一词,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从这首词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指生畅谈,感受红梅傲雪的精神。)

2出示《红梅傲雪图》和《红梅赞》一词,生有表情地朗诵。

3讲述梅花的品质。继而引出:几千年来,我们中国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是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江姐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板:江姐)

4出示关于江姐的文字资料,让学生抓住资料中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谈感受,了解江姐。

5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江姐的一个片段,看这个片段又能带给你哪些心灵的震撼。

二走进文本,感知文意,了解故事起因

1轻声细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

2读后交流:

(1)出示文中生词和一些较难读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老师口头解释“渣滓洞”、“阴丹士林布”等词语的意思。

(2)快速浏览全文,看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明白课文讲述的是江姐临刑前发生的事情)

3哪一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找出来读一读(生读第1段)。

4这一段中,点明故事起因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转移)对江姐来说,这次转移意味着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以文中的语句为依据,让学生明白江姐转移的实质)

5作者为什么还要在这一段开头交代当时的天气情况,有什么别的用意吗?

6面对所谓的“转移”江姐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接下来,我们将与她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深入她的内心世界。

三抓好事件,品读细节,感悟江姐的品质

1用心默读2-5自然段,思考:面对所谓的“转移”,江姐都做了哪些事?

2读后交流。(师相机板书:塞好提纲梳妆打扮)

3再次细细咀嚼这几段文字,哪些细节最让你心动,就在相应的'文字旁写下自己的体会。(在这一环节中,重点交流江姐“梳妆打扮”的细节(出示),师做好朗读指导)

4过渡:就在江姐梳妆打扮的同时,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于是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下文就是江姐与同室难友深情话别的场景。(板:深情话别)

(1)出示7—15段(11、12、13、14段用省略号代替)在音乐的伴奏下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注意人物说话的表情、语气),练读完毕,再在全班展示读。问难友扮演者:作为江姐同室的难友,此刻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问江姐:能告诉大家你此刻的心情吗?(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2)老师提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第8段中的“接过”和“递还”)这一接一还,接还的仅仅是一个布包吗?(交流感受同志之间的深情厚谊。)

5引导学生找出省略号省略的部分,并把教学重点锁定在第12、13自然段——鼓励战友的细节(出示),通过朗读交流,感受江姐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激励战友)

6江姐又是怎样做的呢?一起走进最后一段。(出示,指生读)

(1)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江姐和这些革命志士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生谈感受)

(2)伴着《红梅赞》歌老师作激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再读资料,升华感情

1看板书总结全文,感受江姐的品质。

2出示关于江姐的第二段文字资料(写给亲友的信),让学生明白:无数的革命后代会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而奋斗,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3让课文留下思考(作业):

(1)想对包括江姐在内的革命先辈们说些什么,动笔写下来。

(2)课外阅读《红岩》这部小说。

板书设计

塞好提纲

梳妆打扮

从容不迫

江姐

深情话别

视死如归

激励战友

《江姐》优秀教案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能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进一步了解设问句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诵、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深入体会江姐的崇高品质。

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深刻领会词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激情朗诵《红梅赞》一词,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红梅傲雪图》和《红梅赞》一词,学生有表情地朗诵。

讲述梅花的品质,引出江姐的故事,出示关于江姐的`文字资料,让学生谈感受。

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检查自学情况,出示文中生词和一些较难读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教师口头解释词语意思。

快速浏览全文,思考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江姐临刑前)。

分段理解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

找出交代事情起因的段落(第1段),理解“转移”对江姐的意义。

分析第1段中天气描写的用意。

第二课时

品读细节

用心默读第2-5自然段,思考江姐面对所谓的“转移”都做了哪些事。

重点交流江姐梳妆打扮的细节,通过朗读指导,体会江姐的从容不迫。

分角色朗读江姐与同室难友深情话别的场景,感受人物的情感。

分析第8段中的“接过”和“递还”动作,理解其深层含义。

深入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找出省略号省略的部分,并重点分析第12、13自然段,感受江姐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通过朗读交流,让学生深入江姐的内心世界,体会其崇高品质。

第三课时

总结提升

看板书总结全文,回顾江姐的崇高品质。

出示江姐写给亲友的信,让学生明白革命后代会继承先烈遗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学生动笔写下对革命先辈的感想。

课外拓展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红岩》这部小说,进一步了解江姐和其他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板书设计

梳妆打扮

从容不迫

深情话别

视死如归

激励战友

英勇无畏

江姐品质

钢铁意志

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注重通过朗诵、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江姐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后应布置适量的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视野。

《江姐》教案设计 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段。

3.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感受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人物言行、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积累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感受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片(文字)。

学生:了解江姐,了解文章的背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文

师:你们看过《红岩》这本书或电视剧吗?到过渣滓洞参观吗?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名说)江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江姐的事迹。(板书课题)

(多媒体:简介江姐的情况。)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江姐是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三、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重点叙述了哪个部分?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3.小结:文章用2~15段重点叙述了面对死亡时,江姐的从容不迫。一方面从特务不停地催促来反衬江姐的不慌不忙与从容平静,另一方面从难友们难过、不安、痛哭、舍不得烘托出江姐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我们可以通过这两条线索,深刻体味江姐那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四、细读课文,感悟积累

1.再次默读课文2~15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江姐动作与神态的句子或词语,并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在这部分中,江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2.同桌交流:把你找到的这些段落或句子读给同桌听,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3.组织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4.讲解4~5段。

江姐梳好了头,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着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1)出示句子,读一读,思考从“梳好了头”“取出”“脱下”“用手拍拍”“理着”“擦去”“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试着走了几步”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句话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感受江姐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不迫,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烘托出了江姐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但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她置生死于度外。)

(2)再读,说说这两段话表现了怎样的江姐?(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为了革命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3)理解后有感情地朗读。(可个别读、小组读)

5.再次探讨“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深含着的意思。

6.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江姐崇高的革命精神?(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读第2、3段,抓住“不慌不忙”“像平常一样”“平静的表情”来谈感受。)

五、品读课文,再识江姐

1.分析江姐的形象。

(1)学生在文中画出叙述江姐语言的句子。

(2)讨论:这些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江姐?(坚强)

(3)学生发言,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2.“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这句话到底表现了怎样的一种革命品质?

3.思考:课文结尾有这样一段话,“像迎接庄严的战斗,像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呢?你感受到了什么?(革命先辈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六、总结

师:是啊,江姐钢铁般的意志鼓舞着狱中同志们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和江姐一样,顽强地等着黎明的到来,等着胜利的枪声,迎接1949年的春天。可是,丧心病狂的敌人却在解放军的炮火快攻克重庆的时候,当狱中的同志们就要与亲友们团聚的时候,敌人将关在牢中的1000多名的共产党员杀害在革命胜利的前夕。

1.听歌曲《红梅赞》(要出示歌词)。

2.同学们,让我们把江姐的光辉形象深深地印在头脑中吧!背诵课文4~5段。

《江姐》优秀教案设计 6

设计理念:

本文讲述的是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对学生理解课文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本文故事情节感人,适于学生朗读。因此,本课我设计了以歌曲导入,渲染教学情境,再用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教材简析:

课文主要讲中共地下党员江姐为了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忍受着亲人被害的悲愤,坚持在敌占区工作,被捕后,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感人事迹。歌颂了江姐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阅读课文第7节——最后,初步感知江姐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

教学重点:

理解江姐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播放歌曲《红梅赞》

说说你听后的感受。

师:这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其实是在赞美江姐。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深入地认识、了解江姐。

二、初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思考:读了课文,你对江姐有了怎样的认识?

读后交流。

指名轮流读课文,评议。

说说你对江姐有了怎样的认识。

三、深入阅读

通过学习,大家对江姐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江姐的同志们是怎样评价江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找出牢中的同志们写给江姐的信,自由练习朗读。

指名读,并请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多请几位同学读)

齐读这封信。

讨论:通过这封信,你对江姐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找一找,课文那几节是写江姐在牢中的表现的呢?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江姐的'勇敢、坚强?

4、集体交流。归纳板书:

敌人江姐

一个多月严刑审讯

疯狂“不能告诉你们”

冷笑倔强

高声、绝望没有一声呻吟

结合理解词语:万籁俱寂令人心悸

5、出示句子

朝霞透过山峰,阳光泻满山谷。

课文是写江姐在狱中受刑的经过,这里为什么要写这句写景的句子。

6、指导朗读7——18节。

自由练习。选择� 出示句子: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说说你对这句句子的理解。

四、小结,课外作业。

阅读《在烈火中永生》,收集有关江姐的资料。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江姐》教案设计 7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外柔内刚的江姐在痛失丈夫的情况下,向党组织平静地吐出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这算不得什么”,并要求留在丈夫工作过的地方继续对敌斗争,江姐真的是铁石心肠吗?为什么?

是呀,江姐是位英雄,她也是一名普通的妻子,有着我们一样的情感,可是为了革命的胜利,她要强忍住多少悲痛呀,“这算不得什么”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隐藏着多少英雄悲伤的故事。

二、学习第二件事

江姐入狱后,她又有哪些坚强的表现呢?快速默读课文的二三部分,找出一句与板书相似的话。

指名答,板书这算不了什么这指什么?板书毒刑拷打

这真的又算不了什么吗?请同学们轻声地读7—18小节,遇到你感到特别揪心、特别有感受的句子,做上记号,用心地多读几次,想办法把它读好。

交流反馈,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请你读读,谈体会。

估计

1、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

江姐会怎样地回答呢?请你修改提示语,选择一种,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读,指名读。

2、竹签子一根一根地钉在江姐的指头里,也一根一根地钉在同志们的心里。

3、一会儿,听见一阵令人心悸的泼凉水的声音。

4、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凉水的声音。

指导朗读,把你的情感融进这些句子,你感到自己心痛了,就能读好了。

同学们,俗话说十指连心呀,这是多么残忍的酷刑啊,敌人为了获取机密,对牢房里的同志进行非人的折磨,让我们登陆重庆渣滓洞的网页,看看刑讯室的情景,

{登陆网页浏览,师作简单介绍}同学们,我们看到的是吊人木架、老虎凳、电椅子、煤火炉、粗绳子、手铐脚镣、竹钎子等等。这些都是原物,由于事隔50多年,黑不溜秋、锈迹斑斑。可看上去是多么恶毒和张狂。当年的革命者就是戴着这样的手铐被推进这个屋里,几个五大三粗、凶神恶煞的特务不停地变换着刑具,把他们折磨得死去活来。据说,一个多月来,江姐在狱中经受了七次酷刑,每次都被折磨地昏过去,可是她都凭着坚强的意志,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硬是挺过来了。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感受肯定不同,齐读这几句话。

还有哪些句子你很有感受?请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重点句子:这时候,大家发现,她在遭受敌人严刑拷打的时候,因为忍痛,咬紧牙关,连嘴唇也咬破了。

你有过疼痛的体验吗?把自己的体验融进去读,指导朗读,体会江姐的'坚强。

三、学习第三部分深受鼓舞

同学们,江姐忍受各种毒刑折磨,宁死不屈,坚守党的秘密。这种高尚的革命气节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与她一起共患难的同志们都关心江姐的身体,都为江姐的英雄行为感到骄傲,许多慰问信和诗从各个牢房秘密的传到女牢房里,我们来读读其中的一封,{出示信的内容}

自由读信的内容,选取几句话,想办法把它读好,想办法打动所有同学的心。

重点指导:当我们每餐咽下霉米饭的时候,当我们被半夜的敲梆声----------

这是难友们对江姐说的话,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少年,你能模仿着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指名说,是呀,我们可以忘记很多人很多事,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共和国的英雄,把这份深切的怀念,诚挚的情感用你的读表现出来吧,指名读,配乐齐读。(红梅赞)

四、写诗颂英雄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画家你要作什么?你是歌唱家呢?可我什么也不是,我只是一名教师,你们有什么建议?

我想写一首诗,来赞美英雄,这首诗我已经完成了开头,就是板书,痛失丈夫算不得什么严刑拷问算不了什么请你们小组合作,帮老师完成这首诗。

小组活动,交流。

五、总结

自选作业

1、摘记课文中感人的句段,做一篇读书笔记

2、准备一个英烈故事,在班队上交流

3、看一部英雄的故事片,写一篇观后感。

《江姐》优秀教案设计 8

一、教学内容:

聆听《红梅赞》

二、教学目标:

通过资料讲解,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三、教学重点:

歌曲的节奏。

四、教学难点:

旋律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

聆听《红梅赞》:

1.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歌曲: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小结: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用一个属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的旋律来咏唱多段歌词,颂扬了一个放牛娃大智大勇、诱敌就歼并为之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

教学后记:这节课为欣赏课,这次教学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整堂课的。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导入部分显得过于长,占用了过多的时间,这直接导致了新课教学的时间不够用。

2、新课教学我通过聆听歌曲内容、演唱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段落、等形式表演歌曲,试图让学生走进音乐、感受音乐,让学生能自觉的抒发情感。但是课堂进行中,由于引导的不够细致,提问设计的不够明确,学生未能如预期那样完成要求。比如在学生欣赏音乐让他们找出音乐主题旋律出现次数时,自己就只说“当你听到刚刚唱过的主题旋律再次出现时,请举起你们的手”,由于之前学生不知道“主题旋律”为何物,自己也没向他们解释清楚,因此学生听过音乐后不能正确的回答出问题。

3、课件制作链接得比较零散,音乐视频没有正确的插进去,直接干扰了学生的思绪,降低了本堂课教学效率。

4、对学生评价的不够具体,显得有些单调。

以上的这些需要我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不断的反思和纠正,备课时需要更加细致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分配好上课的时间,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需要去备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音乐水平,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江姐》教案设计 9

教学目标

1. 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思,深刻领会词句的意思。学会“推敲”词语的方法。

2. 学会11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个词语。

3. 能理解课文的思路,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4. 能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进一步了解设问句的作用。

5. 感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革命先烈的斗争业绩。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读课文第二、三段,理解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江姐高贵品质的表达方法。

难点: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和有关词语。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那些值得我们敬仰、怀念、纪念和永远不忘的优秀人物、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

2. 初读课文。

(1) 听录音读课文。

思考:江姐是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看出来?

(2) 讨论上面的问题。(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3) 简介江姐的情况。出示人物照片、全家照片。

(4) 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1) 多音字组词。

解(jiě jiè) 强(qiáng qiǎng jiàng )

(2) 注意下面的字的正确书写。

万籁俱寂 匪首

(3) 理解词语的意思。

令人心悸 万籁俱寂 懦夫

4.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课文反映了江姐怎样的'崇高品质?这些品质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的?

(a.江姐奉命去农村工作,遭受丈夫被叛徒杀害的打击,她强忍悲痛,留在丈夫工作的地方工作。B。江姐经受了一夜的残酷折磨,坚贞不屈。)

(2)根据课文内容的改变,给课文分段。

5. 布置作业。

(1) 指导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细读课文第一、二、三大段,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

2. 理解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江姐的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1) 读准下面的字:倔强 解送 屏息

(2) 解释下面的词语:万籁俱寂 令人心悸 通夜未眠

2. 学习课文第二段。

(1) 听录音,思考:江姐被捕前哪些表现特别感人?

(2) 自由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全班交流。

要点:

a. 江姐暂时与丈夫断绝通讯联系。

b. 江姐奉命去奉节跟丈夫联系。

c. 江姐得知丈夫牺牲。

d. 江姐强忍悲痛,离开奉节。

e. 江姐留在丈夫工作过的地方工作,因叛徒出卖在万县被捕。

(3) 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划出体现江姐不顾个人安危,强忍悲痛的坚强意志。讨论交流,理解重点词句。

A. 她抬起头,强压住内心的悲愤……踏着泥泞的路走了。

B. 她没哭,嘴唇微微抖动,平静的吐出了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

(参考课后习题)

(4) 小结:这两句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

3. 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三段。

(1) 自学课文,思考:这一夜江姐怎样经受残酷折磨的?

(2) 理清课文内容后分层。(提审——受审——回牢房)

(3) “提审”与第三段哪句话连接?(“这天夜里带她出去,看来也不会例外。”)

(4) 敌人带江姐去干什么?(出示女牢房、刑具的图片)

在敌人的毒刑拷打面前,江姐坚贞不屈,表现出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有感情地读课文。

(5) 概括段意。

4. 布置作业。

(1) 完成作业本上第4、5(1)、(2)题。

(2) 读课文。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 细读课文第四段,总结课文。

2. 理清课文地层次,懂得插叙的作用。

教学过程

1. 学习课文第四段。

(1) 自学课文,思考:难友们从江姐的英雄行为中受到了怎样的鼓舞?江姐又是怎样对待同志们的关怀和慰问的?

(2) 理解重点句。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用“钢铁铸成的”跟“竹子做的”做比较,为了说明什么?

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3小题。

2. 总结课文。

(1) 课文第一、三段主要记叙了什么?(江姐经受一夜折磨的经过。)

(2) 第二段主要记叙了什么?能不能把这一段插叙去掉?(第二段的插叙给江姐的英雄事迹做了必要的补充和铺垫,把事情的起因交待清楚了。)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江姐在刑讯室里坚贞不屈的

《江姐》教案设计 10

课文说明: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江竹筠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党工作以及向对敌人的严刑审讯,坚贞不屈的英雄事迹,歌颂了英勇无畏的斗争意志和宁死不屈的高尚品质。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言行、心理,体会思想感情。

2、积累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3、学习革命先辈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4、有感情地朗读课义。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言行、心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今年全国上下人民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然而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学习《江姐》一课,将了解革命烈在狱中,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坚贞不屈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怀着对先烈们无限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这一课。

2、入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

思考:第一段有2个问句,各是什么问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一个反问句,肯定、说明人家都认识江姐。

一个设问句,有意先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3、学习第二段

(1)小声读,讲解插叙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为下面的情节作了铺垫,对江英雄姐形象的刻画很有帮助。

(2)抓住阅读思考2(1)(2)题学生议论,这些句子表现了让姐怎样的高尚品质?

明确:抓住重点词语,结合江姐们心理、神态、动作、语言谈,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小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

思考:一个多月来敌人对江姐严刑审讯,重点写了施用了哪个毒刑,把敌人残暴凶恶的词语找出来,江姐是如何宁死不屈的词语找出来,表现了江姐怎样的高尚品质?动笔画一画。

明确:重点写了敌人施用钉竹签这个毒刑。表现江姐宁死不屈的词语,按语言、神态、动作分类找。

(2〕指导朗读

5、学习第四段

小声读课文

思考:同志们赞颂江姐,江姐是怎样说的,从这些话语看出江姐什么品质?

明确:围绕阅读思考2(3)题议论。

6、板书9.江姐

面对亲人被杀害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凶狠残暴的敌人

强压住一个多月一个多月没有中断

默默地倔强的呵斥的声音疯狂地吼叫

微微抖动紧紧咬着牙绝望地嘶叫

平静地嘴后咬破竹签钉进指头里

没有一声呻吟令人心悸的泼凉水声

坚强的意志坚贞不屈

忠于革命英勇无畏

7、课后练习

摘录描写江姐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江姐》优秀教案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第一、二、三大段,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

2.理解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江姐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读准带点的字:倔强解送屏息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什么声音都没有,非常安静。(万籁俱寂)

②让人心跳。(令人心悸)

③整夜没有睡觉。(通夜未眠)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课文录音,思考:江姐被捕前哪些表现特别感人?

(2)自由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全班交流。

①江姐暂时与丈夫断绝通讯联系。

②江姐奉命到奉节去跟丈夫联系。

③江姐得知丈夫牺牲。

④江姐强忍悲愤,离开奉节。

⑤江姐留在丈夫工作过的地方工作,因判徒出卖在万县被捕。

(3)默读第5、6自然段,用”~~~~“划出哪些句子体现了江姐不顾个人安危,强忍悲痛的坚强意志。讨论交流,理解重点句。

①她抬起头,强压住内心的悲愤。踏着泥泞的路走开了。

“强压住”改成“怀着”行不行?(“强压住”真实地表达了江姐在极度悲痛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让感情流露出来,表现了江姐性格的坚强,也说明当时所处环境的危险。“怀着”只指一般的情况。)

为什么要强调“默默地”走开了?(既强调了环境的危险,也表现了江姐内心的悲痛,符合人物的心理。)

②她没哭,嘴唇微微抖动,平静地吐出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

“嘴唇微微抖动”表示什么?“平静”与“微微抖动”是矛盾的,为什么用在一起?(“嘴唇微微抖动”表示江姐内心的悲愤,“平静”表现江姐理智控制着感情,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平静”和“微微抖动”在这里是矛盾的统一,用在一起确切地写出了江姐的心情、神态,说明她在极度悲痛的情况下,把个人的不幸和安危放在一边,以革命事业为重。)

小结:这两个句子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

3.学习课文第一段和第三段。

(1)自学课文,思考:这一夜江姐怎样经受残酷折磨的?

(2)理清课文内容后分层。(提审--受审--回牢房。)

(3)“提审”与第三段哪句话连接?(“这天夜里带她出去,看来也不会例外。”)

(4)敌人带江姐去干什么?(出示女牢房、刑具的幻灯片。)

在敌人的毒刑烤打面前,江姐坚贞不屈,表现出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概括段意。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第4题和第5题(1)(2)。

(2)读课文

相关推荐